咳嗽咳不停、半夜胸悶悶? 淺談氣喘症 [part-1]
今年清明連假的門診非常難熬,早上九點的門診看到下午三點才結束,可能是拜PM2.5紫爆 + 清明掃墓燒香紙錢所賜,其中約有1/4病人主訴是咳嗽呼吸喘,經診斷多為 氣喘急性發作。
氣喘是什麼?
近年來隨著台灣環境的改變,工業化、都市化汽車和工業廢氣空氣汙染、二手菸、人口擁擠門窗緊閉室內塵螨、貓狗毛、黴菌等過敏原增加,造成過敏疾病發生率直線上升,大台北地區孩童過敏性鼻炎罹患率在1991年至2007年調查為20.67%增加至49.4%,氣喘在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從5.8%(1991年)增加為20.74%(2009年)的盛行率,如此驚人的增長率家長不可不謹慎!
也許是被它的名字所誤導,許多人以為氣喘的病人一定會”喘”, 其實氣喘是俗名,它真正的意義是過敏性氣管炎,也就是氣管過敏的意思,它是一種氣道慢性發炎反應,導致小氣管收縮且分泌黏液阻塞氣管(圖一),常在2-5歲之間第一次發病,但一開始發作通常不會真的喘起來,而是以長期慢性有痰咳嗽(咳嗽兩週以上)來表現,所以很容易當成反復感冒或是一般氣管炎而被忽略。
但隨著時間過去過敏反應持續累積,症狀才越來越典型,後期(發病數月或數年後)才會出現典型的陣發性呼吸困難、胸悶、喘鳴聲、呼吸急促等。
反覆的發作會對肺部造成不可回復的永久性傷害,此外,氣喘患者正常抵抗力會下降,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如: 肺炎鏈球菌的感染造成反覆肺炎,越晚開始接受治療,將來完全恢復正常的機會也就越低;因此儘早診斷並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。
下面提供一個量表讓各位家長做個自我評估 (圖二)
若「是」的選項超過兩個以上,代表您很有可能為氣喘患者。過敏氣喘的控制首重過敏原的避免以及控制型藥物的使用,建議您可以到過敏免疫門診進行詳細過敏體質檢查,配合醫師的指示接受治療,使氣喘得到良好的控制。